說中國注重吃,相信全世界都不會有人反對,別的不說,光是唐人街這老鼠就大得怕人。記得剛來美國時,有一天一大早趕地鐵上學,走過唐人街,突然瞅見巷子裡橫閃過一隻動物,腦袋裡第一個訊息是:“老鼠”,但緊接著第二個訊息就是:“怎麼這麼大?”,相信它吃遍唐人街,膽固醇可高了,今天很可能已經不在'鼠世'了。
外國人講究住得好,可以忍受每天上下車塞個個把鐘頭的塞車,中國人只要一提到吃,全身上下就有一種莫名的興奮。講好了六點鐘進場,七時入筵的結婚喜筵,到了快八點半了還沒開飯,大家一肚子的牢騷,但一到八點半第一道菜一上來,中國人就已經把所有的牢騷拋到九宵雲外,風捲殘雲了起來。
中國人的吃飯跟促進人際關係的和諧有很大的關係,平時打什麼交道,拉交情都必須靠吃,一個人人際關係好,中國人用'吃得開'來形容他;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緊張了,只要有人出面擺一桌酒筵,讓各種動物(雞鴨魚肉)以及酒精替代說話,推杯換盞幾個回合,保管彼此矛盾的關係獲得鬆弛和減低,《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的作者打趣的說道:“毛主席深深明白這不利於階段鬥爭,所以他說:“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不曉得他這番話是不是在筵面上發表的?
中國人的吃飯跟生存也有很大的關係,廣東人管上班叫返工,又名'搵食',大白話就是找飯吃。中國人管失業叫丟了飯碗,管在銀行裡上班叫金飯碗,在公家機關裡上班叫鐵飯碗,其實在銀行裡上班每天確實是看到不少金,但那多半是人家的,不是自己的;鐵飯碗這幾年也有被打破的時候,不曉得世界上有那個行業是屬於不鏽鋼的飯碗,請告之。
看看咱們過去中國人的歷史,只要能夠有一口飯吃,有米能夠下鍋,中國的老百姓就不會造反,換句話說,中國人挺好養的,事實上,中國人這個吃呀,跟這個養是息息相關的,君不見中國人非常注重養,對自己呢?平時特注重養身,補身,對別人呢?說要養老婆,養孩子,連對上一代也要養,叫孝順。《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的作者說:“在中國人的眼中,使普天下皆有所養,就是達到了大同世界,讓人人都有一口飯吃,就會使天下太平。”講到皆有所養,我看港台澳的某些商人在這方面倒是盡了不少力,有的人養了二奶,有的人養了三奶,有的人甚至在各大城市皆有所養。
其實有些人對神也是這樣看,他們認為神嘛,就是要養我們的,所以有時你看到一些人帶著功利主義的心態來就近神,要換身份了,要畢業了,要找工作了,都來找神,一切順利了,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然後拍拍屁股走人;但一旦不順利了,更是提早閃人,這也就難怪了。
耶穌當時代的某些猶太人也相仿,為了吃幾口飯來跟隨耶穌,耶穌可老實不客氣的對他們說:“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找我,並不是因見了神蹟,乃是因吃餅得飽。”,然後耶穌鼓勵大家不要為必壞的食物勞力,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最後耶穌宣告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幾時咱們親愛的同胞能夠把對這世上食物的慾望轉移到對耶穌所賜的永生的食物上,那就是真的永遠有養了,這是牧師的心底話。
Thursday, July 9,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